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现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夏威夷大学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亚洲发展项目主任、《东西方哲学》主编、《国际中国书评》主编。曾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余东旋杰出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第五届汤用彤学术讲座教授和第四届蔡元培学术讲座教授。
5月29日,春秋讲坛·孔子学术讲座第八讲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山东省儒学大家安乐哲(Roger T. Ames)主讲《心不离家:儒家哲学之扎根与延展》(《Making Yourself at Home: The Familial Roots and Branche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详细]
对于一个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读者,现在你能知道你的内心灵魂刻着《论语》的烙印吗?作为一个外国读者,当你见到中国人,能知道《论语》对他内心的影响吗?其实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只要读《论语》,好好琢磨、思索,就不难发现:今天中国人的内心、行为都没有离开... [详细]
自18岁远跨重洋赴中国香港做交换生开始,安乐哲先生的人生轨迹就此转变。一次为诗歌创作积累人生经验的东方之旅,意外地开启了他研习、翻译、传播中国哲学的道路。受劳思光、唐君毅等学者的影响,安乐哲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段早年的求学经历,不仅塑造了他的学术旨... [详细]
ray雷竞技官网理事、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和与家庭是分不开的 [详细]
4月19日,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著名汉学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外籍首席专家安乐哲先生《先秦儒家哲学文献译解》新书发布会在北外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商务印书馆共同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详细]
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哲学存在诸多误解,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不少西方汉学家和哲学家的注意,他们致力于纠正这样的不对等,在哲学层面更好地理解阐释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 T. Ames)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详细]
如要看到儒家“角色伦理”与较之更为“形式的”、还原论(简化主义)原则(或曰“基于(西方)德行”的理论)之间有很大差别,还有一种方法,是要对整体观的儒家道德做出解释,说明它对人经验的特别性、“非形式”“域境化”方面,为什么远远不是忽视、边缘化,而在事实上是作... [详细]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旨演讲
《论语》中间部分的一些篇章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与孔子生活相关联的真实画面,它们与孔子的饮食、行坐、衣着有关,也与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如何与人相处有关。 [详细]
《论语·子罕》篇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章深刻揭示了孔子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四毋”作为一个整体,其积极含义在于:对孔子而言,过一种道德的生活,不仅仅指遵守某种道德教义、依从某些既定规则。由此可以推论孔子有他自己所期许的一套总体的、自觉性高且... [详细]
游走三大洲,跨越中西间,如果选一个词概括美籍汉学大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的学术求索,那无疑是——儒学。 [详细]